株洲乡邦文化讲座第二十二期开讲!
时间:本周六(3月6日)14:30——17:00。
地点:九畹书院
现场聆听请通过下图二维码报名,谢绝空降。
疫情期间请佩戴口罩出席。
关注九畹书院公众号获取收看链接。
扫码识别报名
本期讲座精彩要点:
1949年以前,株洲只是湘潭县下辖的乡村集镇,几乎没有现代工业基础,建国以后,株洲发展成为工业门类齐全且拥有较多核心技术的南方工业重镇。株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功典范,可以说,株洲完全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工业的“优秀作品”。那么,株洲为何能在建国以后的一段较短时期内实现由乡村集镇向工业重镇的历史跨越呢?
工业地理学主要研究现代工业的分布、空间组织和空间活动,是分析现代工业发展的理论工具。
工业地理学视角剖析株洲工业兴起的条件,发现:株洲工业兴起且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交通优势而形成的显著区位优势,二是政府政策的支持,三是工业发展过程所形成的集聚效应。
在这三大因素中,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是株洲工业崛起的外部条件,工业集聚是株洲工业崛起的内部条件。株洲工业,因外因而生,因内因而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株洲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国家将11个大型工业企业落户株洲,株洲一跃而成中等重工业城市,在改革开放以前,国家继续对中央企业予以投资,株洲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株洲工业企业经受住了市场经济的考验,不仅没有被市场淘汰而且在搏击市场的大潮中勇立潮头,这就主要依靠的是内因。株洲工业在发展过程所形成的工业集聚,使株洲产生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难以替代的支柱产业群,支柱产业群在不断演化中创新发展,这便是株洲工业经济长保活力的根源。
本期嘉宾老师:
嘉宾老师:易棉阳湖南涟源人,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工业大学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入选芙蓉学者青年学者、湖南省121人才工程。是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兼任中国商业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湖南省管理学会副会长。省级一流专业金融工程、省级精品课程宏观经济学负责人。
学术研究主攻宏观经济运行、金融理论、工业经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各1项、省级项目4项。出版《金融统制与战时经济》《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与分析》《宏观经济学》等学术专著3部。获得省级奖励2项。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国经济史研究》《财经研究》《学术月刊》《光明日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12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