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石扇面书画展》开幕式
暨《楚石扇面书画集》首发式
主办:
中共株洲市委宣传部
株洲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
株洲市书法家协会
株洲美术馆(株洲画院)
承办:
湖南扬威艺术交流中心
时间: 2016年12月9日---13日
开幕: 2016年12月9日下午3时
地点: 长沙市芙蓉区韭菜园南路
大麓珍宝古玩城四楼扬威
艺术交流中心
敬请各位光临展览、指导
(本展不接受任何礼物和花蓝)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为该书题扉页
《楚石扇面画集》序
楚石
扇面之于书画,始有记载的是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三国杨修为曹操画扇,误点为蝇;《晋书》云:“王羲之在蕺山时,一老媪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五字于扇上。媪初有愠色,羲之曰:‘但亏右军书,求百钱。’人竟买之。”类似写扇典故甚多。
时至唐代,扇面书画多见于当时的绘画之中,如唐张萱所绘的《捣练图》,周昉绘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多为妇人持长柄团扇,有的绘有花卉,其实物今不得见。仅在新疆阿斯塔那的唐墓中曾出土木柄绢质团扇,长柄,扇面上绘有花鸟图案,这是最早的扇面的实物了。
入宋,扇面书画形式多样,时以纨扇为主,民国扇子研究者白文贵云:“团扇小景中,独以宋代名贤为伙,且均为精到之作……凡有款者,多为宋贤;其无款者,多为宋画院作品……可见书画纨扇,独盛于宋,尤以崇宁以后为最。”《宋人画册》载百幅小品,纨扇扇面占其66帧,且题材广泛,刻画入微,千姿百态。诸如:徐熙《豆花蜻蜓图》、夏珪《烟岫林居图》等。宋徽宗也作有扇面《枇杷山鸟图》传世。上有所好,下必从焉,故书画扇面在宋代风行。
到了元代,由于其统治者乃游牧民族,没有用扇的习惯,对于扇子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知之甚少,扇面书画走向衰微。
至明代,“折扇大兴,纨扇几无人问”。史载:永乐年间朝鲜进贡折扇,得明成祖赏识,于是命内廷仿制,供后宫和赏赐群臣。此后“自内传出,遂遍天下。”与之相应的折扇书画也在此际兴行。清高士奇《天禄识余》云:“挥洒翰墨始于成化间”。最早的折扇绘画是明代谢缙所作《汀树钓船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吴门四家之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始为书画,蔚为吴下人书画扇面之风气。”至明代后期折扇书画,在文人士子中蔚然成风。
清代扇面书画承明代之风,兴盛而有过之,如“淞江画派”、“清六家”、“四僧”、“四王”、“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等都在扇面上留下许多佳作。
近代,有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所绘扇面十分精美,尤以任伯年画扇为最。
扇子在电扇没有普及之前,人们多用于扇风引凉,时至今日,扇面更多是作为一种书画创作的形式,供人们欣赏和收藏之用。
余自幼好集扇,尤喜于扇面作书画,近十余年间,所作书画扇逾百,今辑成册,望方家不吝赐教。
乙未冬月南岳居士楚石于平远堂
2015年11月28日
《楚石扇面书画集》跋
楚 石
余好扇,尤好于扇面施以书画。弱冠之年藏扇数十把。喜自作书画扇面随身携带,故以“衡州扇癖”称之,并刻有一朱文印自娱。 扇面虽经尺幅,上宽下窄,凹凸不平,然作画不易,尤其成扇,行笔作画较难;作书法尤难,书写内容之字数,需计精确,方列行布局,于扇骨之间濡墨行笔。作画时最忌随扇形而生势,尤其画山水,咫尺之内,而瞻江山万里;方寸之中,乃辨幽壑千寻。 余画扇,其扇面多亲手剪裁,颇有妙法。十余年间,得扇面书画百余幅,以山水为最,次梅花、书法。品类有折扇、团扇、竹扇等,诸扇形皆备,多题自家诗文联语于其上。偶得悠闲,展扇玩赏,遂引几缕清风,披一卷书帙,颇为乐事。今辑是集,聊为雅玩。
时年乙未冬月大雪前两日 楚石于湘江水曲印心斋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