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韵动株洲>非遗传承>快乐教育的神奇范本 非遗文化浸入永顺校园
快乐教育的神奇范本 非遗文化浸入永顺校园

3月12日下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荣众留守儿童学校舞蹈室里,该县老年大学的戏剧教师李林宏和该校从事音乐、舞蹈教学的两名老师,正在给戏剧爱好者教授汉剧《三女抢牌》中的经典唱段《生死牌》,婉转优美的声腔回荡在校园里。

 

6601e84d-a5d7-483c-9cde-20f3478088ce.jpg

进行传统戏剧教学

 

永顺县境内现有汉戏、灯戏、阳戏、高腔和傩愿戏五大地方剧种。汉戏旧称楚调、汉调,约有300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大派系。永顺县汉剧源于湖北四大流派中的荆河派,又称荆河汉剧。清光绪27年,永顺富商聘请津市艺人白玉龙设天贵班授徒三十余人,1953年县城“乐师”“霓裳”两剧社合并成立业余汉剧团,1956年正式成立永顺县专业汉剧团。

 

201803131641398216.jpg

进行唱腔教学

 

永顺县荣众留守儿童学校,是湖南省典型农村教育特色学校。2014年6月4日被《湖南日报》强力推介为“快乐教育的神奇范本”;2016年6月7日湖南经视《观察》栏目重点推介该校《为失爱的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201803131643072015.jpg

开展台步教学

 

从2013年开始,该校就开设土家溜子、咚咚奎、摆手舞、毛古斯、汉剧等民族艺术传承课程,部分节目多次获得省县级荣誉奖项。

 

201803131644277353.jpg

荣众学校学生参加湖南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会演出

 

据了解,永顺县自2009年以来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和传统戏剧进学校活动,先后在对山乡开展土家语,在永顺县民族中学开展摆手舞、毛古斯、打溜子,在石堤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摆手舞,在荣众留守儿童学校开展摆手舞、打溜子、摆手舞、传统戏剧教学,对孩子们进行传统艺术熏陶,从小播撒美的种子。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