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韵动株洲>非遗传承>湖南省株洲县:“非遗”活态传承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湖南省株洲县:“非遗”活态传承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非遗”,是乡村文化“活”的灵魂,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资源,就是在提升美丽乡村的品质。近年来,株洲县以“非遗”活态传承为内涵,探索“非遗”保护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新途径,激活乡村业态、带动村庄发展。

 

田间地头“秀”非遗 文旅融合新体验

 

色彩丰富的漆画、栩栩如生的剪纸、声音清脆的堂市大鼓、清香味醇的贺家土曲酒……在2018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株洲县文化馆邀请县内多名“非遗”传承人,把“非遗”技艺搬到朱亭镇龙凤村首届荷花节上进行展示。

 

“乡村振兴,文化引领,把‘非遗’技艺搬到田间地头,既为‘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又宣传了当地的人文历史与山水风光,有助于提高村庄的知名度,推进文旅融合。”株洲县文体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株洲县文化底蕴深厚,有10大类60多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手工工艺等。

 

要想实现“非遗”活态传承,就必须让“非遗”从“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中走出来。株洲县按照“因地制宜、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理念和要求,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工匠艺人搭建平台,加强民俗、民情、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2017年9月,株洲县在松西子田园山庄成立了“非遗”传承示范基地,5个市级“非遗”项目在这里长期展出,让前来山庄休闲娱乐的游客,能够现场看到“非遗”技艺展示,甚至参与其中。这是株洲市首个选址于农庄的“非遗”传承示范基地,为“非遗”走入市场探索发展路径。

 

用好“非遗+” 手艺化为“脱贫生产力”

 

在保护“非遗”的同时,如何将“非遗”项目做“活”,带来经济效益,探索出一条“非遗+”的道路,对于挖掘乡村振兴的文化要素至关重要。

 

位于渌口镇花园村的贺家百年传统酒坊酿造的“贺家土曲酒”已有120年历史,因中草药发酵,喝了不口干、不上头,备受好评,于2015年被列为株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该“非遗”项目传承人不注重品牌、包装,经济效益偏低。

市县相关部门加大扶持和指导力度,多次推介该项目传承人贺进参加省、市、县的展示展销活动,并邀请广告公司对产品进行策划包装,产品知名度提升,并成功注册“醉渌香”商标,还吸引了投资商的关注。现在酒坊可年产酒8吨,吸纳了当地多名贫困户就近就业。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