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韵动株洲>非遗传承>茶陵湘剧(省级)
茶陵湘剧(省级)

茶陵湘剧.jpg


  湘剧,是湖南地方大戏的代表剧种之一,源于南戏。自元杂剧和明初弋阳腔的传入到清乾隆年间南北路的进入先后六百年。在明、清两代王朝的更替和其他政治活动的历史背景下,经历代艺人经营,使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等四种声腔较和谐的保存融合,发展为湖南省会及茶陵一带久负盛名的多声腔剧种——湘剧。


  茶陵境内1985年出土的元代堆塑戏佣陶坛,就有戏曲表演场面,成型于明代,清朝广为流传。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四大”声腔。用中州韵和长沙官话来演唱,富有极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茶陵民间,俗称“大戏、“汉戏”。


  茶陵地处湘东与江西西部接壤,是早期湘剧最活跃的地区,如早期的弋阳腔连台本剧目《目连传》故事的主人公“目连”,其籍贯就是茶陵人,这足以证明湘剧与茶陵的历史渊源。清同治年间至民国时期,湘剧仁和班、庆和班、福春班、长沙流亡湘剧团先后在茶陵演出,其中不少演员延留茶陵,组班或搭班献艺,逐步形成一支行当齐全、阵容可观的湘剧艺人队伍。其中包括仁和、庆华、永和等戏班,民国时期仁和班基本定居茶陵。解放后,1950年茶陵县人民政府接管仁和班,取名茶陵仁和湘剧团,使茶陵的湘剧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1954年奉省政府关于支援革命老区文化事业建设的指示,省军区洞庭湘剧团又抽调了陈福芳、凌野等12人来茶,在仁和湘剧团的基础上正式命名为“茶陵湘剧团”。


  湘剧是一种通过舞台演出的戏曲形式。他包含了文学剧本,唱腔音乐,舞台美术,戏曲程式,表演和导演艺术,舞台设施等。它也是一种时空艺术,必须经过演员、演奏员和舞台工作人员共同创作体现其全貌。


  湘剧有高、低、昆、弹四大声腔,并吸收了青阳腔、四平调、吹腔等杂曲小调,在长期的衍变过程中,高腔和弹腔已成为今天湘剧艺术的主要声腔。


  高腔是湘剧主要声腔之一,源于江西弋阳腔,入湘后吸收了湘中、湘东民间音乐并扎下根来,成为早期的高腔,其代表剧目为《目连传》。高腔历来为锣鼓伴唱,一人启口众人帮腔,在高腔系统中较为醇厚而又率直奔放,其结构承袭了南北曲套的体系,在一折戏中,由引子、过曲和尾声三部分联缀组成。弹腔“乱弹”“南北路”属皮黄腔系统的板腔体音乐,南路相当于“二黄”,北路相当于“西皮”,又各有其反调,称为反南路、反北路。平板、安庆调、七槌半均归于弹腔。南北路声腔的主要区别在各有不同的基本调式旋法,形成不同定弦。弹腔的板式南路有慢三眼、慢放流、慢走马、走马放流、快走马、快打慢唱、散板、滚板、导板、哭头和联弹等;北路有慢板、快三眼(相当于京剧原板)、二流(相当于京剧二流)、垛子、快打慢唱滚板、导板、哭头和联弹等。此外,通过创造发展出南转北、正转反、南路垛子、十八板、宝塔歌等独特形式。就节奏和情绪而言南路速度舒缓、流畅委婉,北路速度较快、激昂开朗,反南路凄凉悲愤。唱词基本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上下乐句反复进行,乐句中又有小停顿,常垫以小过门。一般上下句是不可短缺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省去某一尾句,以锣鼓代替,习称“包皮”。


  湘剧的表演艺术重功架与特技,且融“百戏”“杂技”“武术”等于其中,如《目连传》很讲究“射叉”“叠罗汉”“爬杆”等技艺。青阳腔进入后,从偏重大锣大鼓的戏变为也唱小锣小鼓的戏,特点是唱重于做,做工生活气息浓郁,程式化动作不多,与《琵琶记》《金印记》的表演艺术,至今仍保留着凝重、古朴的风格。昆腔进入后,又吸收了昆腔载歌载舞的特点,唱、做并重,舞台表演活泼多姿,如《白兔记》中的打猎回书,相传这是老仁和班小生杜三和喜保的创造,传演至今仍具很大魅力。湘剧的表演艺术既有丰富的程式,又能突破程式,既有角色分行(生、旦、净、丑),又不受行当局限,而是从生活出发,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


  湘剧艺术早期传承是由科班中的湘剧艺术前辈带徒授艺,均为口授亲传。相传湘剧科班最早的是清乾隆时开办的麟科班。道光年又有五云班,同治、光绪年间,办科最盛。据资料记载,有普庆、泰益、福临、三元、仁和、桂陞、庆陞、同升、华兴、福春、凤鸣(江西萍乡)等科班,民国时又兴办女子的福禄、九如等坤班。


  湘剧科班大致分为四种:一是老艺人退出舞台之后,为传授毕生技艺,也为晚年谋求生计而设的科班;二是大戏班为后备人材附设的科班;三是豪门显宦为供家庆宴会娱乐而雇人经办的科班;四是商贾富室为牟利而办的科班。


  江湖戏班学子,有的出身梨园从小受到艺术熏陶,有的是家宽好玩,有的仕途窘迫或生意亏本,也有酷爱艺术而剽戏下海的,但大多数是家境贫寒而从艺的。他们虽然基本功不及科班出身的扎实,但他们大多文化水平高及生活经历丰富,故也能成为名流大家。解放后由省戏曲学校湘剧科培养演员和演奏员进行传承。


  在湘剧的传承和发展中,茶陵湘剧吸收、融汇了湘东地方音乐和民间表演技艺,角色行当增加到12个。使湘剧的音乐、表演程式更加丰富多彩。


  茶陵湘剧剧目十分丰富,自茶陵县湘剧团成立以来,挖掘、整理、改编、演出的湘剧传统剧目就有230多出。其中包括“四大连台本”的《封神榜》、《西游记》、《精忠记》的整本、改编本或选场,“六大记”中的《金印记》、《白兔记》、《琵琶记》、《拜月记》以及“江湖十八本”、“十六按院”的部分剧目。


  茶陵县湘剧团演出的《白兔记》、《生死牌》、《拜月记》等一大批湘剧代表性剧目以及《十五贯》、《三打白骨精》、《杨门女将》等剧目,充分展示了湘剧的艺术魅力。整理改编和创作演出的《孙膑与庞涓》、《审假旨》、《乌纱梦》、《兰钏记》、《玉姑》等剧目获得省、地(市)奖励,其中《兰钏记》和《乌纱梦》还在省广播电台全剧播放。一批湘剧艺术人才也脱颖而出;现代湘剧《洣水魂》使茶陵湘剧再放溢彩。茶陵湘剧,在代代传人的艰苦努力下,成为茶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经专家论证,茶陵湘剧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现已申报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湘剧的基本特征为舞台演出形式,是一种时空艺术。湘剧的语言为长沙官话,它的高、低、昆、弹四大声腔,有着它独特的曲调和风味,它的伴奏有独特的锣经和器乐,它的脸谱与众不同,湘剧还有着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艺,是湖湘,特别是长沙地区以及湘中、湘东茶陵一带的音乐、语言、舞蹈、民间体育以及民风、民俗的综合体现。


  湘剧虽属地方大戏,但它与民众结合很紧,它能登大雅之堂,行高台教化,又能深入大街小巷,穷乡僻壤,参予婚丧寿筵,围鼓座唱和两三人茶座清唱,它与民众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湘剧的萌生,发展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湖湘民族史、文化史息息相关,它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了楚湘文化传承,湘剧从它形成至今的几百年中,通过历代艺人和观众的共同创造,从剧本文学、唱腔音乐、表演程式、舞台美术等方面,都形成了具有湖湘特色和辣椒风味的艺术特色,是湖湘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湖湘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支生力军。


  湘剧汇南北曲旋律,集文人墨客精华,得民间艺人智慧,创作了大批精美的传统剧目和优秀的现代剧目。他有着空灵的美学品格,写意的艺术智慧,形成了独特的戏曲体系,显出了超凡的舞台神韵。剧作家田汉曾赞道:“湘剧在许多地方剧种中比较完整高雅,且表演有独到的地方。如动作的朴素、感情的强烈,都是难能可贵之处”。湘剧不但为湖湘人民所青睐,而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是与川剧、豫剧、汉剧、秦腔、粤剧享有同等声望和影响的国家级的大剧种。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