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韵动株洲>非遗传承>设计激活非遗,湖南文创产业成发展“富矿”
设计激活非遗,湖南文创产业成发展“富矿”

一尺见长、半寸余厚的水晶镇纸里,嵌着一只惟妙惟肖的螳螂:双臂张开、双脚撑起,仿佛下一秒就要跳出水晶去捕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竟是湘绣绣娘一针一线绣成的。

 

在位于湖南师范大学桃子湖文创产业园的中国湘绣创意馆里,包括这只“螳螂”在内的水晶湘绣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创意、设计元素的加入,让“高冷”的湘绣转化成文创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从文化资源到文创产品,再到文创产业,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势,文创产业正成为湖湘大地的一座“富矿”,为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

 

472309f79052982253462ceea8a405cf0a46d41c.jpg

湘绣爱好者在中国湘绣创意馆里体验湘绣刺绣

 

设计师遇见湘绣,跨界碰撞

 

阴雨天的早晨,中国湘绣创意馆里流淌着柔和的灯光和音乐。简洁素雅的展台上,摆放着一件件湘绣文创产品:玲珑剔透的水晶系列、小巧便携的配饰系列、绣着爱晚亭、橘子洲头等风景的礼品系列,还有挂件、服饰、鞋包……

 

虽然还是工作日,仍不时有人走进馆里,或信步观看,或直奔某个展台,挑选中意的产品,下单,结账,然后满意离开。

 

“我们这里的产品,无论是设计还是价格,都比较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喜爱。”“馆长”孙舜尧拿起一件产品告诉记者。

 

身为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孙舜尧的本业是平面设计。教学之余,他长期从事品牌设计与推广实践,有徐记海鲜、长沙地铁等品牌设计代表作,在设计师圈内小有名气。

 

设计师跨界“玩”湘绣?这要从8年前说起。

 

2011年1月,开福区政府主导成立了湖南沙坪湘绣股份有限公司。当年3月,公司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组建了产学研合作平台——“湘绣创新研发中心”。孙舜尧受邀为沙坪湘绣做产品规划、设计和品牌推广,担当研发中心负责人,带领湖师大师生团队,开展湘绣创新研发。

 

这一跨界就是8年。8年中,孙舜尧把在品牌设计与推广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移植再创新,研发出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湘绣文创产品。

 

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古老的湘绣肌体流入了一股股年轻的血液。

 

从设计入手,让湘绣回归生活

 

在很长一段时期,湘绣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一户人家里若有一幅湘绣作品,那通常是高贵、富有的象征——一来湘绣工艺复杂,二来耗时久,价格昂贵便是情理之事。

 

因此和很多非遗项目一样,很多年里,湘绣一直在努力逃出狭小封闭的发展循环。沙坪湘绣与湖师大的合作,初衷也在这里。

 

接手湘绣创新研发这项工作后,孙舜尧和他的团队就着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湘绣也增加“下里巴人”的一面?

 

“传统从事湘绣行业的就两种人,一种是绣娘、传承人,一种是湘绣经营者,在城里面拿货卖货。”孙舜尧分析说,要打破狭小封闭的圈子,就必须让“外面的”人进来。而设计师这个“外面人”,正是传统湘绣所需要的。

 

他决定从设计入手,从生活和当代艺术中探究湘绣传承的更多可能性。

 

在材质上,孙舜尧选择了水晶这一传统湘绣几无接触的材料,“水晶具有无缝、防水、防潮、防辐射等特点,让湘绣保存时间更久。而且外观具有通透质感,可以使湘绣的展示更加单纯突出。”

 

经过两年研究,他们在水晶湘绣的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发明专利。2013年,第一件水晶湘绣作品《青花》诞生,因小巧精致、时尚个性,在市场上引发震动。2016年,在首届湖南省文创设计大赛上,孙舜尧团队的水晶湘绣镇纸一路过关斩将,入围三甲。2017年的深圳文博会上,水晶湘绣成为人气最旺的展品。

 

“通过设计、材质、工艺创新,把湘绣之美融于绣理、画理和产品设计之中。”孙舜尧说。

 

0823dd54564e92587d0048d1e3ecaf5cccbf4e48.jpg

孙舜尧给记者展示水晶湘绣产品

 

跨界8年,孙舜尧和他的团队研发了服饰、家居、旅游三大产品系列。他们创立的“湘风云绣”品牌,成为引领湘绣年轻化、时尚化的一支生力军。

 

回顾来时路,孙舜尧总结出一条非遗革新的路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必须经过“融入”“改良”“创新”三种模式,“融入”即融入其他文化产品或手工艺产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跨界碰撞;“改良”即对原有产品进行提高与优化;“创新”即以传统文化为土壤,培育“新”品类。

 

“送一程”式教学,递交“接力棒”

 

任何非遗项目的传承,是工艺,文化的传承,归根结底,都是“人”的传承。沙坪湘绣与湖师大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孙舜尧把双方探索的教学模式,比喻为“送一程”式教学,“很多学校都只管学生在校的几年,毕业就毕业了,我们不一样,学生毕业后还可以留在平台上继续工作、创业,读书毕业后,又送他一程。”

 

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贯穿于双方产学研合作的始终——通过课题、项目培育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通过文创大赛筛选创新创业种子选手,再进一步孵化出成熟的创业项目、人才和团队。

 

“他们的教学模式、团队培养注重延续性,这是‘双创’教育必不可少的。”湖师大工程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彭可评价道。

 

在中国湘绣创意馆里负责市场推广的肖瑛,就是“送一程”式教学的受益者。

 

肖瑛2008年进入湖师大工程与设计学院读书。2011年湘绣创新研发中心成立时,她也是项目团队中的一员。2012年本科毕业后,她继续留在团队里,参与了创新、创业的全过程。

 

91529822720e0cf3a48fabed75288c1bbe09aa1b.jpg

肖瑛(右)给客户介绍产品

 

从2015年起,肖瑛负责营销推广。“我以前主要参与产品研发,对我们的产品很熟悉,能比较精准地把握客户的需求,沟通之后,知道他们要什么。”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几年,肖瑛身上的稚气褪去不少。如今,只要客户有意向,她“99%都可以拿定,有的当场就可以把方案拿出来”。

 

像肖瑛这样毕业之后留下来的,在孙舜尧的创业团队里还有很多。这些年轻的血液,让湘绣焕发更持久的活力。非遗传承与文创开发的“接力棒”,也顺利完成了递交。

 

正是千千万万个孙舜尧式的文创团队,推动了湖南文创产业的发展。2017年,湖南文创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两千亿元。2018年,湖南又率先提出“文化创新体系”, 文创产业总产出五年内有望超万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