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明,男,共产党员,1940年4月出生,今年82岁,湖南省剪纸研究会顾问、株洲市剪纸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会长、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映明痴迷剪纸,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展现株洲工业文化,记录时代变迁;他热心公益,每周到社区、学校、企业、福利院等公共场所开设剪纸课堂,82岁高龄仍坚持免费为剪纸爱好者传授技艺,并总计赠送出剪纸艺术作品上万幅;他初心不改,免费带徒,还在加拿大参加当地文化交流会,让中国剪纸“飞”向世界。先后获得“湖南省剪纸艺术家”“中华著名剪纸艺术家”“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湖南省剪纸优秀工作者”“湖湘剪纸卓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助人为乐,帮邻里剪刻喜花
李映明生长在广西桂林的一个小山村里,少数民族有在家具上绘画的习俗,他从小耳濡目染,16岁时便在家乡为邻里乡亲绘画床眉、椅背、年画,大家都知道他这个“小画手”。
1958年,18岁的李映明来到株洲当上了一名铁路工人,而后成为中车株机工会俱乐部的宣传员。当时他见证了新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出厂的欢庆情景,深受感染,将素描与剪纸技艺融合,满怀激情地创作了首幅剪纸作品《电力机车出厂》,获得株洲首届美术展二等奖。
“没想到就是这一次创作,让我与剪纸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之后的几十年,李映明剪纸造诣愈加深厚,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他创作的《八个样板戏》《株洲十景》等,展现株洲人文地方特色;在国家申奥成功之际,他创作了《福娃贺喜》,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在神五飞天、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之际,他创作了《普天同庆》,在人民大会堂展出。
在株洲市石峰区田心地区,李映明的名字家喻户晓,不是因为他所获得的荣誉和奖励,而是因为他一副热心肠,常常免费帮邻里剪纸。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家家户户过年贴窗花,结婚贴喜花,李映明剪纸技艺出众又乐于助人,但凡邻居、同事家里有个结婚嫁女择婿的,都是找李映明为他们剪刻结婚用的喜花。李映明的名字与株洲“田心”这个10万人口小镇的喜事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为那个贫穷的年代创造了许多欢乐。直到现在,田心地区还有很多老人津津乐道地说:“我那会儿结婚都是老李帮我剪的喜花,帮我布置的新房。”
热心公益,致力于传承非遗文化
2000年,李映明正式退休,22年来,在传承非遗文化和热心公益的路上他更加竭尽所能。为了普及剪纸文化,传播剪纸艺术,刚退休的那两年,李映明坚持每周坐公交车到聋哑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虽然说不出完整的词汇,但每次看到他都会欢欣雀跃,用肢体语言和咿咿呀呀的声音和他沟通交流,直到这家学校搬出株洲,聋哑孩子还会经常拿画稿来李老家找他指导。同时,在株洲九方小学、贺家土小学、体育路中学、清水塘学校、天元小学、天台小学等校都有他开展剪纸教学的足迹。
此外,李映明的身影还出现在各个社区、街道、当地民协等机构组织的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文化进万家活动中。他自备工具,用微薄的退休工资买来剪刀、蜡板、纸张、装裱材料,为广大市民送剪纸、送祝福,免费赠送剪纸给市民多达上万幅。他说:“我的剪纸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做好的剪纸送给别人,是一份正能量的传递,也是一份美好的延伸!”
女儿李伟静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剪纸技艺,目前研习剪纸已有30年,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2017年起,她坚持陪同父亲一起开展公益授课。目前,父女俩已在社区、学校、企业、福利院等开展公益授课百余场,受益人数达到1.2万人次。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李伟静也接过爱的接力棒,开始进行剪纸的公益传承,现在是株洲市图书馆剪纸授课志愿者,是清水塘小学的剪纸指导老师,是株洲市民协剪纸专业委员会会长,并于2020年获评“株洲市最美家庭”。
李映明还举办了多场个人剪纸艺术展,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物质文化的魅力。同时,李映明为了让更多的专业剪纸艺术家得以聚拢来,他多方奔走,在他的大力推进下,2017年,株洲市剪纸专业委员会成立,他担任第一任会长。
2018年5月,“李映明剪刻纸艺术”入选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李映明、李伟静父女俩双双入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教会更多的人剪纸技艺”李伟静说,这也是父亲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