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松、谭正军、尹保林、兰田金、谭晓明共计五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
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
茶陵此次确定的非遗项目
你们都了解多少呢
赶紧来看看介绍吧
非遗简介
谭氏中医正骨
茶陵谭氏中医正骨,始于清末民国初期,成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鼎盛时期为七、八十年代。自形成到目前有近百余年历史,累计治疗患者达百万人次。其正骨首先在骨折或脱位关节外固定器材,采用外敷散剂、外用膏药擦剂,并分期、分型内服茶陵产中草药,再进行骨伤疾病恢复期功能锻炼等,此项正骨手法集中体现了茶陵民间传统医药文化精华和特色,为茶陵老百姓解除了病痛,为患者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缩短了治疗时间,并且减少了骨折引起的病痛和后遗症等,社会反响良好。
烧塔
传说北方有放灯、垒旺火,南方便有烧塔。“烧塔”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茶陵的烧塔主要流传于严塘及周边乡镇,当地人选择在中秋夜进行烧塔活动,首先把土砖摆成圆形的形状,圆形的大小则决定着堆塔的高度,再在两块土砖之间各在架上一块红砖,将塔的基身堆积好。随后堆瓦片,直到堆至塔顶。塔身高低不等,最高的有3米长,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在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寓意着火势越旺运势就越旺,塔烧得越红生活也就越红火。
传统理发
传统理发最早始于远古,清代以前的“理发”是指沐发与梳栉,而非现代剪发剃头。“茶陵传统理发”主要分布在茶陵县城内城南宋古城墙附近,主要包含五道工序:跑刀、用刀口刮眼睫毛、用刀把洗眼睛、掏耳朵、剪胎发。
谭氏木作木雕
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已有木雕品,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谭氏木作木雕”可分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两大类,其中工艺木雕又可分为观赏性和实用性两种。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因考虑到木材温润、热胀冷缩的性征,为防止其开裂或霉变,木雕艺术品的用料极其考究。普遍使用的有樟木、榉木、香榧木、红松木、椴木、桧木、黄杨木、紫檀木等等。
客家吴家拳术
客家吴家拳术作为一种传统拳术,属于南拳流派之一,现广泛流传于广东、湖南等客家人居多的地方。客家拳术的特点为动作灵活多变,发劲快速有力、擅发短劲,含胸蓄气,步型多为半马步、小弓步、小马步。步法以跟步、垫步为主,手脚配合。最主要的特点是讲究实用,偶尔会搭配木棍来进行日常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