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书华:58岁,湖南省音乐特级教师,被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聘为湖南省师德巡讲报告团主讲成员。
曾书华16岁当民办教师,四年后投笔从戎。1982年退伍后,他毅然放弃了到炎陵县民政局的工作机会,重返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从教35年,守护山里孩子的求学梦。他用十余年时间潜心研究客家文化,传承和创作客家山歌,让当地独特的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孩子的心田。
课堂上的曾书华,总是充满激情。成建梅 王亚 供图 图片来源:株洲晚报
“想和孩子待在一起,想和音乐待在一起”
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经过一大片浓郁绿色之后,距炎陵县城15公里的沔渡镇学校,赫然呈现在眼前。
九月的炎陵,天气凉爽。曾书华从教室走出来跟我们一一握手,他身着白色衬衣黑色长裤,头发向后梳理,一丝不苟。这份一丝不苟大约与曾书华的从戎经历有关。
曾书华16岁高中毕业后就在沔渡镇长江村小学当起了民办教师。1978年秋天,已经当了4年民办教师的曾书华得知某部队招文艺兵,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参军当文艺兵就是想有个学习音乐的机会。”
在部队,曾书华还是与音乐梦想擦肩而过,他扛枪走向了战场。
退伍后,本来可以在炎陵县民政局就职,但他选择回到乡村学校当一名普通老师,“想和孩子待在一起,想和音乐待在一起。”山里孩子,是曾书华“这辈子最牵挂的人”。
沔渡镇地处偏远,很多家长选择外出打工。一个深夜,学生黄宪辉打来电话:“老师,爸爸明天要带我出去打工,不上学了。”曾书华立马在夜色中赶了十几里山路,找到学生父亲就往他手里塞了200元钱,“让孩子留下吧,他的学费、生活费我垫着!”
一次战友聚会,广西的战友唱起客家山歌,山歌优美的旋律让曾书华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当时就感觉找到了自己寻觅很久的东西。”
将客家山歌从山村小学推向全省
炎陵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全县有七成人口是客家人,这个没有文字的族群,将民族的记忆融入古朴的歌声里,一代代传唱。炎陵客家人称客家山歌为“打溜儿”,曾书华88岁的母亲就会唱好几百首“打溜儿”。“我是听着妈妈唱客家山歌长大的,总觉得不能让老祖宗传下来的艺术湮灭,那好可惜的。”曾书华在跟着母亲学习的同时,还四处找家乡老人搜集山歌,并加以整理。
“学校就是传承文化的‘阵地’,教沔渡的客家孩子唱客家山歌也是传承文化。”当客家文化素材有了一定积累时,曾书华萌生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利用音乐课堂教孩子们唱客家山歌。
因为并非国家规定课程,曾书华刚开始在课堂教孩子们唱客家山歌时,担心家长反对,每每课后必叮嘱学生:“回家别告诉爸爸妈妈唱了客家山歌,这是和老师的秘密哦。”
没有不透风的墙,家长很快知道了,反馈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大家特别支持,还要求孩子们下课后也要说客家话。
“传统艺术的美,一定要传承下去。”曾书华感受到肩上的责任。
客家山歌没有现成的教程,他走访民间艺人,开发了“客家山歌”校本课程,组建了学校客家山歌合唱团,创作编排了《等你归故乡》《燕燕排》《月光娃娃》等一批客家童谣。
曾书华的另一项主业是教数学。“在教五年级数学时,发现很多学生弄不明白0和1这两个数的概念、性质和特征。”他想到用客家山歌让孩子们唱数学,创作《01歌》:“0是什么数,0是偶数,0也是最小的自然数;1是什么数,1是自然数,1也是最小的正整数……”山歌还解决了孩子们的数学问题。
客家山歌给孩子们带来的,除了快乐,还有那份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件事他一做就是十余年。
曾书华还带着山歌和孩子们组成的合唱团,将客家山歌从山村小学推向县城甚至全省。客家山歌独特的美,让曾书华成为“客家山歌王”,学校也被授予“株洲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校”。
“最快乐的事情,是让客家文化得以传承。孩子们长大后,感觉自己有根了。” 曾书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