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湖南省株洲市以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为目标,频出新招亮招,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和文化获得感显著提高。
永远的辉煌——第十九届中国老年合唱节
株洲市文体广新局局长杨小幼介绍:“通过3年的创建,株洲市新建了神农大剧院、市博美馆、天元区图书馆、石峰区图书馆、芦淞区图书馆和茶陵县图书馆、茶陵县文化馆、醴陵市图书馆新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完成了市文化馆改扩建,承办了‘永远的辉煌’——第十九届中国老年合唱节、‘2017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启动仪式、‘罗霄放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文艺巡演、‘欢乐潇湘·欢乐株洲’‘株洲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文化场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文化供给更加丰富,文化品牌亮点纷呈,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较好保障。”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无限延伸
今年7月底,株洲市文化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株洲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2016年10月投入使用的神农大剧院,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文艺演出300余场,平均上座率达75%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株洲文化地标。
集合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市戏剧传承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株洲文化园
同样是在7月,在原昊华集团影剧院的基础上改建的石峰区图书馆开馆迎接读者。至此,除荷塘区图书馆、文化馆新馆仍在建设中,株洲市其余所有区县均有了自己的图书馆、文化馆。
此外,株洲市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乡镇(街道)文化站100%全覆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97%,新建和改扩建乡村大舞台1400多个,全市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面积从2015年的535.92平方米增加到783.76平方米。
攸县“门前三小”示范点
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基础上,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株洲市攸县还创新性地将文化阵地延伸到村民小组,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便利的文化服务。目前攸县5087个村民小组中已建成1000多个组级文化服务中心,新建“门前三小”(即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示范点20多个。桃水镇盘塘村高塘组村民在春节期间办起了移风易俗团圆饭,把优良的家风家规编成诗歌,通过“门前三小”的平台广为传扬;菜花坪镇菜塘村弄塘片的村民刘玉福,把自家房子腾出来做书屋,且不收取分文房租;联星街道万古桥社区把“门前三小”打造成村民的休闲胜地和学习“大课堂”,成为村民交流、学习、联络情感的载体。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株洲市坚持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基层文化设施,并根据群众需求提供更加细致和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在湖南省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七个一”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株洲市提出了“7+X”的建设要求,鼓励各地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推出更符合当地群众需求的特色文化服务项目。石峰区井墈社区多数居民是原株洲化工厂的职工,在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楼建有株化博物馆,通过大量图片与实物为当地居民留住了共同的工业文化记忆。
在井墈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三楼的排练室,欢魅舞蹈队的几位新队员正在进行基础培训。队长沈兵介绍:“我们舞蹈队每周有两个固定时间段可使用排练室。”据了解,井墈社区目前共有8支群众文艺队伍,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提供文化服务,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通过《文体队伍一览表》《文体队伍资源需求清单》《文体队伍资源共享平台》3张表格,将其文化设施场地、设备、培训等资源按照群众文艺队伍的需求进行了细分。通过排练室外墙上张贴的表格,各支队伍可以清晰地了解使用场地的时间。类似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举措,在株洲市各基层文化场馆屡见不鲜。
数字化平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
7月12日,家住株洲市天元区海创明珠花园小区的王女士通过小区门口的“智能文化岛”得知天元区文化馆即将举行舞蹈培训,随即在“智能文化岛”上进行线上报名,获得了参加培训资格。
智能文化岛
这种“智能文化岛”于今年2月起在株洲市试运行,是通过政企合作的模式,由株洲市文体广新局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发的户外互动新媒体平台,以文化功能为主体,集合了株洲市人才、医疗、交通等多项功能,可为市民提供看报、挂号、预约文体活动等多项民生服务。“目前,‘智能文化岛’已在全市布局100台,其中40台已投入使用,在湘江风光带等人流密集区,单台‘智能文化岛’的日点击率可达6000余次。”负责“智能文化岛”开发的企业负责人王雄说,“我们计划到2019年底,在全市安装365台‘智能文化岛’,为群众提供更多便捷文化服务。”
“韵动株洲”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韵动株洲”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在株洲已运行两年,除通过PC端、APP、微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多个渠道提供文体场馆预订、活动报名和政策解读等服务外,该平台还与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密切配合,开设了“中央课堂”,有效提升了株洲市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范围。
5月2日,在醴陵市田心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30多位文艺爱好者通过“韵动株洲”平台观看株洲市文化馆“市民大课堂”的第二场拉丁舞教学直播,并现场跟随视频学了起来。
据了解,目前,株洲市已建起相对完善的文化馆总分馆系统,以市文化馆为中心馆,9家县市区文化馆为总馆,在6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了分馆,并辐射至全市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依托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打造的“中央课堂”,以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为基础,可实现全市演出、讲座、培训等文化活动的数字化资源收集、整理、再传播,目前已形成周周有直播、次次有回看的株洲特色文化服务品牌。据株洲市文化馆副馆长许珺介绍,近期该馆举办的3场线上直播培训,共有6万多台终端设备在线观看。
社会力量填补政府服务空白
如何使遍布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效能?株洲尝试引入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实现公共文化供给和服务的提质增效。
正值暑假,11岁的胡钰和她的同学一起参加了天元区图书馆组织的“向日葵”小小志愿者活动。“在这里,我体验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空闲时间还能看看书、写写作业,非常有意义。”胡钰说。
天元区图书馆
天元区图书馆是株洲第一家以服务外包形式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的公共图书馆,由湖南韵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全面管理。今年1月开馆以来,该馆相继推出图书漂流、读书打卡、“向日葵”小小志愿者等多项活动,开展了技术类、养生类、历史类等多场公益讲座,平均每周就有2场活动,每月平均进馆读者达5000余人次。“我们从到馆人数、书籍流通率、活动场次及影响力、读者满意度等方面,制定了考核细则,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天元区图书馆的运营情况进行测评。”天元区文体旅局副局长龙平表示,服务外包不等于全面放手,做好监管必不可少。
除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外,株洲市还不断创新模式,整合民营文化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市民大课堂
“目前,我们已经举办了两期惠民文化课堂,免费提供场地与师资,为40多人培训了形体与古典舞,9月我们马上要招收第三期学员。”琴舞飞扬艺术学校校长王勇说。自去年4月起,株洲市文化馆联合24家优质的民营艺术培训机构、社会文化和艺术公益组织推出了涵盖插花、面点、茶艺等多门类艺术辅导的“市民大课堂”,每年开展两期培训活动,共计288个课时。“我们侧重购买文化馆没有的文化培训资源,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事实证明,群众十分欢迎。”株洲市文化馆馆长邹艳君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万余名群众接受了“市民大课堂”公益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株洲市开展了创建党员文化服务示范岗活动。每到傍晚,攸县鸾山镇建新社区文化广场上都热闹非凡,党员刘新荣早早地提着音响在广场上等候从四面八方赶来跳舞、健身的群众,并耐心教新加入的队员跳舞。在刘新荣的积极引领下,群众的文化活动热情十分高涨。
株洲文化志愿者队伍
此外,株洲市还大力发展文化志愿服务,组建了1.6万余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并建立了网格化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将全市划分成10个区域1300多个单元格,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伍100余支,为群众就近提供便捷文化服务。
“书香株洲”处处提供便捷阅读
今年4月,株洲市图书馆推出了《株洲阅读地图》,一经推出,很快被市民领取一空。这份阅读地图不仅标明了全市各级图书馆、株洲市图书馆流通点、24小时智能书屋等公共阅读场所,还有民间图书馆、民营书店、新华书店、高校图书馆等社会阅读空间,共计147处,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阅读场所和阅读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株洲读书月
为提升群众的阅读参与率和阅读品质,株洲市根据群众阅读需求,推出了众多特色服务,连续举办11届的“株洲读书月”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近400万人次,“书香株洲”氛围浓厚。
热爱读书的文盈是一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此前因为时间上的冲突,她只能选择周末去图书馆看书。“现在株洲市图书馆晚上也向读者开放了,下班以后我经常约上几个书友来看书,相比拥挤的周末,我觉得晚上的阅读体验更好。”文盈说。自去年5月1日起,株洲市图书馆实行夜间开放模式,每周开放时间达到78小时,为市民带来了阅读便利。“夜间开放期间,全部窗口人员保持在岗状态,读者可以享受与白天相同的文化服务。”株洲市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张伟介绍,实行夜间开放以来,该馆的年进馆读者增长了20余万人次。
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在株洲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覆盖的各级图书馆、图书流通点和24小时智能书屋,读者皆可享受智能、便捷的“身份证通”和“通借通还”阅读服务,通过自助服务,无需押金,使用身份证即可完成登记和借还书,从注册会员到完成借书不到1分钟。
2016年6月,在株洲市文体广新局的指导下,由株洲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县市区图书馆、机关企事业图书馆、民营图书馆等35家图书馆组成的株洲市图书馆联盟正式成立,其内部设有讲座、展览、阅读推广等5个分支。“图书馆联盟成立以来,每年举行线上、线下活动50余场,吸引近20万读者参与,充分释放了全市各类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能。”株洲市图书馆馆长黄小平说。
株洲首家工地书屋揭牌
此外,株洲市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合作开展多年的“e线送书”服务一直受到爱读书的株洲市民的欢迎。该项服务突出“互联网+图书馆”的理念,由市民在网上购书,图书馆买单,在鼓励群众阅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藏书与读者需求的适配度。
群众文艺团队反哺公共文化
6月30日,由株洲市文体广新局主办、市文化馆组织实施、各区县文化馆协办的2018年“社区大舞台”举行启动仪式,由天元区风景线艺术团带来的舞蹈《春雨江南》、石峰区常春舞蹈团表演的舞蹈《让世界听我的》等10多个精彩节目轮番登台,现场掌声阵阵。
株洲市群众文艺团队星级评定展演现场
据了解,“社区大舞台”是株洲重点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之一,自2014年举办以来,已有100余支群众文艺团队参与其中。“参与演出的队伍均为‘星级’群众文艺团队,‘社区大舞台’活动既是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对其队伍建设与业务能力进行考核的载体。”株洲市文化馆馆长邹艳君介绍,株洲市自2014年起开展群众文艺团队“星级评定”活动,根据各团队的专业水平与自身建设等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考评,依据考评结果从高到低评选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群众文艺团队,以激励和促进群众文艺队伍建设。
此外,“韵律株洲·高雅艺术五进”“周周乐”“欢乐潇湘·欢乐株洲”“影动株洲·公益电影展映月”“唱响株洲·金秋合唱节”等10余项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在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壮大了群众文艺队伍。目前,株洲市共有各类群众文艺团队4000余支,每个行政村和社区至少有3支群众文艺队伍。
攸县“千名文体辅导员”培训之丁家垅村广场舞培训
为提升基层群众文艺队伍的整体水平,株洲市实施了“千名文体辅导员培训辅导计划”,对地方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开展舞蹈、音乐、美术、图书管理等专业的集中培训辅导,年均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在攸县酒埠江镇“乡村大舞台”上,王凤珠经常带着当地30多名村民学习广场舞、扇子舞、柔力球等。“我既是学生,也是老师。”王凤珠介绍,她是“千名文体辅导员”中的一员,每个月都去县城参加学习,回来之后再将学到的舞蹈、曲子教给镇上的文艺爱好者。在她的指导下,酒埠江镇先后成立了广场舞、太极拳、柔力球等10多支文艺团队。
乡村大舞台三镇文化联动
随着群众文艺团队的不断壮大和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群众文艺团队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开始主动反哺公共文化服务。6月15日,株洲县雷打石社区来了一支演出队伍,虽然演员多是中老年人,但他们表演起舞蹈、歌曲、小品、走秀等节目毫不逊色,吸引了众多村民观看。株洲市群星合唱团团长王德智就是其中一位演员。“我们建立了覆盖90多支群众文艺团队以及多个乡镇、街道、村组和各级文化馆站的微信群,只要基层群众提出需求,我们就可以迅速组建起一支临时演出队,以文化志愿者名义去演出。”王德智说。
11月1日,我市在主动就诊人员中筛查出新冠肺炎阳性病例。11月3日,我馆(院)积极响应市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安排,派出我馆(院)旷川雨同志值守在株洲建宁大桥东口,配合落实进...[详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1月1日,株洲突发新冠疫情,我市进入静默管理状态。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集结战“疫”合力,株洲市全民健身、体彩党支部及株洲市全民健身服务中...[详细]
为避免公共场所人群聚集导致的传染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研究决定:延长市图书馆(含全市分馆、流通点、24小时智能书屋、E阅柜)闭馆时间,暂不对外开...[详细]
扫描二维码 到手机浏览
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范区北斗大厦
TEL: 0731 - 28632006
E-mail: service@hunanyundong.com
株洲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授权 Copyright @2015-2023湖南韵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08273-1号 公安网备:430202020000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