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网讯 荷塘区要在仙庾岭建孝文化主题园,园内将重建老莱子祠、墓,这件事引发了市民的热议。曾画出老莱子祠原貌的刘斌老人、亲眼目睹老莱子墓拆除的许盛梅老人均表示,他们希望孝文化主题园尽早建成。
刘斌:20年后再去,已不见老莱子祠
今年84岁的刘斌,1953年曾到过老莱子祠。
“1973年,我调到株洲车辆厂后再去老莱子祠,发现已经没有了。说实话,1953年时,我也不确定那到底是不是老莱子祠,那个时候,我还不认识篆书,就记得有一个‘祠’字。后来,我与多名老人聊天,才确定自己之前到过的就是老莱子祠。”刘斌说,他退休后,开始学习书法。2012年国庆前夕,为了准备车辆厂的画展,他凭着对孝文化的感触,以及仅存的老莱子祠的一些印象,他画出了老莱子祠的原貌。
刘斌说,当他从株洲晚报上看到老莱子祠、老莱子墓要重建时,非常激动和高兴,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老莱子墓和老莱子祠建成,“我也一定要去看看”。
“老莱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孝子,为了弘扬孝文化,我一直呼吁恢复老莱子祠、老莱子墓等古迹,现在知道已列入重建计划,我非常激动,衷心祝愿这个计划早日实现。”刘斌说。
许盛梅:重建老莱子墓、祠是我的愿望
今年83岁的许盛梅居住在株洲车辆厂生活区,1955年,他在市城建局规划科工作,参与了株洲第一个五年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曾经到过老莱子墓,并参与了老莱子墓的拆除工作。
“我也是从报纸上看到荷塘区要重建老莱子墓和老莱子祠的。上个世纪90年代,我就写过信给市委市政府,建议重建老莱子墓、祠,但没有下文。老莱子墓和老莱子祠是株洲的第一古迹,老莱子是二十四孝之一,孝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大家开始重视孝文化,要重建老莱子墓和老莱子祠,是一件大好事。建成后,我想当第一个参观者。”许盛梅说。
彭水明:希望这里成为孝教育基地
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会长彭水明为重建老莱子祠、墓奔走呼吁多年。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株洲人,感觉之前城区没有什么文化实物遗存点,市民对文化以及古迹了解甚少,实际上我们城区也是有文化底蕴的。老莱子墓、祠可以说是提高了株洲的文化档次,也可以成为株洲又一张文化名片。”彭水明说。
“老莱子是孝文化的代表,株洲建孝文化主题园,提倡孝文化,是有群众基础、有市场需求的。孝文化主题园建成后,是一个非常好的孝教育基地。老莱子的孝值得我们学习。”彭水明说。
(株洲晚报首席记者 胡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