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渌江书院
发布时间: Fri May 26 09:02:43 GMT+08:00 2017 来源 : 韵动株洲
据记载,自南宋始,醴陵创办了九所颇具规模的书院,即使在清初“不许别创书院”的禁令之下,还是创建和重修了五所书院。
渌江书院位于醴陵西山脚下,渌水江畔,主体建筑由头门、讲堂、内厅、斋舍、考棚等组成。据考证,书院的始建时间可追溯至宋淳熙二年(1175),早年从东正街青云山下迁至西山,宋明皆为学宫,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式命名渌江书院。
书院前有千年古樟,古樟下刻有明王守仁在醴之诗:“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此处风景优美,环境幽静,门前是悠悠流过的渌江。渌江书院设讲堂、内厅、斋堂,祀有“万世师表”孔子画像,右边还有一排清-棚。
渌江书院素有醴陵文化摇篮的美称,为振兴醴陵文教、培植英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宋朝时,理学大师朱熹曾两度到渌江书院的前身学宫讲学。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朱熹从福建崇安出发,跋涉千里,首次专程访晤岳麓书院主讲张栻。
这两位大师相晤“朱张会讲”,被传为学术界的千古盛事。
渌江书院的历任山长(院长),皆是一时名流。道光17年,左宗棠任渌江书院山长,撰文“身无半文,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据说陶澍阅边至萍乡,途经醴陵,官绅设行馆于育婴堂,请左宗棠写一门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湘子弟翘首公归”,陶澍激赏,驱车见左宗棠,作彻夜长谈,并订儿女婚姻,纳左为东床。
其中,晚清重臣左宗棠更是文武兼备,道光十六年至十八年(1836-1838年),在此任山长(院长)。虽说左宗棠主讲渌江书院为时不长,却开拓了一时风气,他个人也从书院起步发祥腾达,位至将相。
左宗棠对醴陵学子十分器重,情谊深厚。咸丰十年(1861)他率军出江西援祁门,途经醴棱,当时文武官吏匍匐郊迎,他仅颌首而已,但见到渌江书院学生时,便下车握手,偕行十余里,谈笑甚欢。
渌江书院承继宋明理学道统卜重视振兴文教,培育英才。这里走出了一批治国治军治文人才。其中有辛亥革命时著名政治活动家宁调元,南社创始人之一傅雄湘,曾组织护法军与蔡锷举义策应功震长岳的肖昌炽等。
渌江书院后改为学堂,继办师范,仍然英才蔚起,名贤辈出。李立三、左权、张子意、宋时轮、程潜、陈明仁等都在此求学而后走向救国救民之道。
清末废除科举。光绪三十年(1904),改渌江书院为高等小学堂,次年,又改渌江小学堂为渌江中学,即醴陵第一中学的前身。李立三、左权、陈明仁等株洲名人,早年都在此求学。
1982年,渌江书院曾作全面修葺。2013年,渌江书院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醴陵市对渌江书院进行修缮,今年1月12日,书院主体工程完成布展,并向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