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韵动株洲>非遗传承>镜头下的株洲“非遗”,你知道多少?
镜头下的株洲“非遗”,你知道多少?

640.webp (8).jpg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炎帝陵祭典


640.webp (9).jpg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烟花爆竹制作技艺


640.webp (10).jpg

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醴陵星子灯


640.webp (12).jpg

4、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攸县“打铁水”

 

640.webp (13).jpg

5、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炎陵龙渣瑶拳


640.webp (14).jpg

6、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元区鎏金贴金


640.webp (15).jpg

7、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攸县阳升观庙会

行走在外的株洲人,有机会在他乡偶遇,寒暄过后,总是会谈起对故乡的印象。他们会发现,彼此之间,或是自小都听闻过炎帝的传说;或是都曾在炎热的夏夜被皮影戏吸引;或是难忘家乡那香喷喷的香干和醇厚的米酒;或是跟家人一起,盼望着各类庙会。回忆起乡亲们各式各样精巧的手艺,都曾让自己如痴如醉。


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这些属于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载体,这些载体的重现,仿佛个人成长中的每一处波澜涟漪都随之在心中浮现,没来由就会让人热泪盈眶。


2008年至2009年,在省文化厅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我市开展了“非遗”普查工作,摸清“非遗”家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档案,建立健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其中,“炎帝陵祭典”、“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两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炎帝传说”等13项目列入省级“非遗”,此外还有“思情鬼歌”等多项市级“非遗”。


株洲还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3人,市级54人。


今天,传统文化存在断代的危险,许多现代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重塑传统文化,需要仪式感。言为心声、行为心表,人要生活幸福,必要寻找安详,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仪式和载体上,唤起人们对优良传统文化的记忆和认同。留得住青山绿水,系得住乡愁情怀,凝聚起精气神,让株洲“非遗”记忆随技艺永久传承。

(伍海涛 刘震 文/图 部分图片由市群艺馆提供)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

“扫一扫”

获得更多

意想不到

0731-2863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