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传承文脉,留住乡愁。如何保护株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人。只有保护好了“人”,才能实现技艺传承、知识传承、意识传承、文化传承,非遗传承人至关重要。
非遗如何传承,在于求新、求变。
今年,炎陵县客家山歌传承人尹秉华、醴陵市星子灯传承人张辉、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传承人陈正武,成为我市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市级非遗传承人也新增20人。目前,我市拥有省级非遗传承人7人,市级非遗传承人70人。
在这些非遗“新人”中不乏年轻面孔,出现了株洲首位70后、80后非遗传承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株洲非遗的新与变,以及株洲非遗传承的未来。
醴陵星子灯传承人张辉:
让村里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的队伍来
今年的中秋,在醴陵市白兔潭镇田心村的广场上,星子灯第五代传人张辉会和28名村民一道,演绎古老的技艺表演——星子灯。
星子灯起源于明末,那时战乱纷飞,瘟疫流行,村民们挥舞插满捻子的木棍,让村子里的瘟疫得到了控制,此后每年的中秋节,此项活动都会如期举行,古老的技艺表演传承了下来,即使到了现在,田心村村民依旧遵循“星子灯”古朴的制作方式。
张辉回忆,他儿时,村里家家户户都知道制作星子灯,也知道怎么舞,到过节的时候,几家联合起来组成一个队,还会进行比赛。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样的“盛况”便戛然而止。
“这与技术断档有关。”张辉说,知晓制作方式的老人大多已经去世,年轻人对这东西不感冒,古老技艺的渐渐衰弱让张辉十分痛心,他决心承担起传承家乡古老技艺的重担,于是四处寻访懂得这门制作技艺的老人,成为星子灯的第五代传承人,并和村民们一道重新组织起星子灯的表演队伍,以田心村为中心,向周边的市镇扩散。
“记得2008年,我们在醴陵大兴广场表演,大家看得热闹,可许多人都不知道这就是星子灯。”这个现象并不让张辉意外,“毕竟‘星子灯’在当地断档多年”,很多村民都没见过,大家陌生也很正常,但这也让他意识到,“星子灯”要延续,年轻人是关键。
2011年,在张辉和同伴们的一再申报下,醴陵星子灯被列入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6月,又被列入第三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借此良好契机,张辉在田心村成立了“田心星子灯火涛舞龙队”, 致力于星子灯的技艺传承与文化保护,目前,已经有成员28人,多以17、18岁的年轻人为主。
“ 我们祖辈吃不饱饭都要玩‘星子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为什么要把它丢了?” 如今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张辉有一个愿望,希望村里更多的年轻人懂得星子灯的表演方法和制作技艺,并一直传承下去,以后每年的元宵和中秋,都能看到火龙飞舞的盛况。
客家山歌传承人尹秉华:
根据客家山歌改编、创作100多首歌曲
鲜艳的红领巾,童声嘹亮。在炎陵县城,年过八旬的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尹秉华一有空闲,就会去当地的学校,教孩子们唱客家山歌。
说起炎陵的客家山歌,还要从炎陵客家人的迁徙说起。据《炎陵县志》记载,从晋代开始,特别是明后期及清代“康乾时期”,由于人口流动不断加强,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也带来了客家山歌。
尹秉华说,炎陵客家山歌,属于口耳相传,并不需要太多的音乐技巧,因为其山歌的特质,更保留这一种“山性野味”。在他的记忆里,每当农闲或村上有婚丧嫁娶,村民们就会聚在一起,哼唱山歌。而老一辈的客家人哼唱时,并无伴奏乐器,仅用树叶作准乐器和着歌声即兴发挥。2012年,炎陵客家山歌被列入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岁月的流逝,客家山歌也渐渐在消失,为了留住这笔文化财富,作为当地音乐工作者的尹秉华决心把山歌记录下来。从1958年至今,尹秉华跑遍炎陵17个乡镇,走访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和老歌手近1000人,共收集客家山歌、苏区歌谣超过2000首。
“传承客家山歌是我的责任。”尹秉华1999年退休之后,一边继续收集客家山歌,一边实施酝酿已久的计划:把这些音乐宝藏整理出书。经过7年努力,16开、481页,辑录了经典客家山歌、苏区歌谣的民间音乐专集——《炎陵飞歌》终于正式出版了。
如今,已经是省级非遗产传承人的尹秉华并不满足书籍的出版,他还走进小学、导游班、文工团、博物馆和文化馆讲课,教唱客家山歌,并旧曲新唱,根据客家山歌,改编创作了100多首歌曲。
尹秉华改编、创作的歌曲,韵律都是现代流行的通俗音乐结构体,节奏感强,带着浓郁的感情基调,人们一学就会,其中《孟春花》《一方热土一方歌》等歌曲还获全国及省级大奖。
花鼓戏湘东路子传承人陈正武:
旧戏新唱,从帝王将相唱到新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的衰弱似乎也难放过花鼓戏。花鼓戏路在何方?唱了几十年戏的陈正武一直在思考,很多人离开了,曾经在舞台上挥洒了四十多年汗水的他舍不得离开。
只有播种理想,才能收获希望。改革开放后,株洲文艺事业逐渐迎来了春天,市戏剧传承中心定为了公益性一类单位,演员们不用再为养活自己而各地奔波,能够一心一意扎根株洲钻研花鼓戏湘东路子了。
“后来政府举办‘五下乡’活动,将戏曲文化送到群众家门口,咱们唱戏的主题就开始有了变化。” 陈正武介绍,有了具体任务后,株洲戏曲主题从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转变到了讴歌时代、歌颂英雄的主旋律,“服务对象变了,并且不是以挣钱为目的,戏的质量也就上来了。”
“旧戏新唱,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了排出更好的戏曲,陈正武开始在剧本结构和表演上进行一些突破和调整。在《刘海砍樵》一戏中,“我们试着干脆将小蛤蟆和狐仙改成了和平共处生活在森林,不存在你争我斗,群众反响很不错。”陈正武认为,旧戏新唱除了在神话故事中讲究追求自由、纯洁的爱情外,还要体现和谐、正能量的一面。
如今国内文艺行业风生水起,年轻人不断追随着流行音乐文化的潮流,传统戏曲文化如何才能赢得新一代年轻人的芳心?
“关键要普及。”陈正武认为,流行歌曲通俗易懂,年轻人容易接受,传统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有英雄人物、孝道、正能量,年轻人因不熟知而没有兴趣。为让戏曲文化瑰宝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市戏剧传承中心大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了一大批小观众群,通过戏曲,向他们传艺、传神、传德,其中还不乏“小戏骨”的涌现。同时,株洲市文化与教育部门通力合作,在市幼儿师范学校开办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首个戏曲专业班,不断为株洲传统戏曲注入新鲜血液。“一个个戏曲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株洲县中草药酒曲制作技艺传承人贺进:
百年中草药米酒焕发新生
在株洲县渌口镇花园村的一个小山坳里,藏着一家小酒坊,米酒甘甜香醇。酒坊老板贺进是贺家米酒第四代传承人,也是株洲首位70后市级非遗传承人之一,这碗米酒凝结了酿酒人100多年的心血。
“酒曲是贺家米酒的灵魂,由数十种中草药研制而成。”贺进拿起一瓶米酒告诉记者,创始人贺廉甫是清朝末年湘潭县花石码头一带有名的郎中。他本人十分好酒,便以中草药研配了酒曲酿酒。入口甘甜、酒体绵软的米酒渐渐得到众人一致好评,从此“贺家米酒”一炮打响。
接力棒交到了贺进手中。2015年2月,她在渌口镇花园村建了一个酒坊,开始酿制贺家米酒。
“酒香不怕巷子深。”贺进一开始采取传统的模式在当地销售,对品牌、包装等方面也不注重,产品价格偏低,而她采用的制酒工艺比较原始,效率不高,成本却高。“半年内我陆陆续续投入了30多万元,而酒坊一直在亏损。”贺进坦言,曾经一度看不到希望,想过放弃。
近年来,株洲县文化馆多次带贺进参加省市非遗培训、交流活动,也带她参观多个酒类制作非遗传承人酒坊学习。“取经”回来后,贺进在保留贺家米酒的核心工艺同时,借鉴现代技术,建立起新的酒坊,改进制酒工艺,使得制酒效率大为提高,米酒的口味也更香醇了,成本降低了不少。
一坛好酒,“里子”是关键,“面子”也很重要。株洲县文化馆对贺家米酒“量身缝衣”,邀请专业广告公司进行策划包装及商标注册。2015年,贺家中草药酒曲制作技艺项目成为株洲县非遗项目。
“目前有5款不同的产品,主打非遗和中草药两个概念。”贺进表示,这些年多次参加省、市、县非遗展示展销活动,扩展贺家米酒的市场范围,现已辐射到长株潭一带。
线下铺开了销路,贺进还主动学习如何“触网”。目前,贺家米酒已经登陆株洲非遗商城,消费者点击鼠标就能送货上门。同时,她还将产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成了株洲县松西子社区田园山庄非遗展示馆里的拳头产品,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
“未来的生活,会比这米酒更甘甜!”贺进对百年米酒的新生充满信心。
株洲县剪纸传承人龙佳
题材创新让株洲剪纸走进欧洲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经精妙构图和巧手剪裁,两三分钟后,一只“蝴蝶”便在龙佳的手中跃然而出,细致如翅膀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今年35岁的龙佳是株洲县职业中专的老师,是我市最年轻的市级非遗传承人,也是我市唯一一名80后市级非遗传承人。受祖辈的影响,她自幼爱好手工艺制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了剪纸艺术,便被这门老手艺迷住了。
机缘巧合,2016年10月,龙佳被派往益阳参加文化部与教育部联合开展的非遗剪纸传承人培训班。自那以后,剪纸从爱好上升为她的一项使命。
“随着剪刀的起起落落,纸屑纷落,那些死板的宣纸最终变成一个个富有生命力的图景,多美妙啊!”提及剪纸的魅力,龙佳眉飞色舞。
“孩童捕蝉”是她创作的第一幅作品,至今挂在她办公室的一处显眼位置。“这幅作品构思了3天才动刀,根据我的童年记忆而作。”龙佳说,剪纸除了对技艺有要求,更需要在题材上有创新。突破传统的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题材,她的作品大多源自生活,与时代接轨。去年10月,她耗费一周时间,创作了《喜迎十九大》《党在我心中》等作品,颇受好评。
今年9月中旬,龙佳作为湖南剪纸项目代表,受邀参加“湖湘风华盛放东欧”为主题的“湖南-波兰-捷克非遗交流周”系列活动,让株洲非遗走进了欧洲。
2016年,龙佳将剪纸技艺传入校园,并在自己所工作的株洲县职业中专成立了剪纸社团。2017年,她任株洲剪纸学会常务副会长。近两年来,龙佳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非遗剪纸的推广,无偿培训近千人,学员大多数是她的学生、社会群众、留守儿童等,还让剪纸走进了校园。
醴陵釉下五彩瓷传承人申彬:
让古老的非遗闯进现代人的生活
灰绿的叶子映衬着盛放的雅灰色荷花,黄色的花蕊点出其间的活力——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人申彬的作品“蒲塘妙趣”。在山水环抱的“瓷城”湖南醴陵,她勾下这个作品的第一道线是在2015年。至此,醴陵釉下五彩技艺已经在前辈和她的笔下传承了百余年。
她传承技艺的10多年,对于这门传统技艺来说并不长,而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却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出生于1979年最后一天的申彬,在20岁出头就开始跟随师父陈扬龙学习釉下五彩技艺。陈扬龙经过30多年总结出了“薄施淡染”的分水技法,是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扬龙收过300多个徒弟,但申彬从未因为自己是老爷子的儿媳而放松练习。她的丈夫陈志峰用四个字描述她创作时的样子——废寝忘食。
“能沉住气、静下心的人才能留下来。”10多年的积累让申彬意识到,“学工艺没有捷径,聪明人要下‘笨工夫’才行。”即使一年烧制成功的作品不到100件,申彬所在的醴陵陈扬龙釉下五彩瓷艺术中心也坚持使用传统工艺。
由于醴陵釉下五彩瓷工艺精美起点高,多用于国礼赠送和艺术陈列等,申彬一直在探索如何让醴陵釉下五彩瓷更好地走进生活。摆放在会客厅的《三友灯》便是其进行融合创新的作品之一。该灯呈四方形,灯壁皆为釉下五彩瓷,在灯光的照射下,莹润通透,使用“薄施淡染”技法绘制的图案层次分明、淡雅别致,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
“让艺术美化生活,首先要让大多数人能把醴陵釉下五彩瓷当成日用品。”申彬说,目前“薄施淡染”技法以花木题材为主,下一步将开发一些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例如小茶杯、小碗碟等,让釉下五彩瓷闯进现代人的生活。
李映明,男,共产党员,1940年4月出生,今年82岁,湖南省剪纸研究会顾问、株洲市剪纸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会长、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详细]
【非遗传承】醴陵市文化馆调研非遗项目——醴陵红薯脆片制作技艺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深入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的传承与保护工作。1月20日,醴陵市文化馆一行深入均楚镇均楚...[详细]
“非遗传承,你我同行”。11月29日上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永平非遗传承基地在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开馆。[详细]
扫描二维码 到手机浏览
湖南省株洲市云龙示范区北斗大厦
TEL: 0731 - 28632006
E-mail: service@hunanyundong.com
株洲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授权 Copyright @2015-2023湖南韵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湘ICP备15008273-1号 公安网备:430202020000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