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受到关注。我省高校也一直在发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高地。湖南工艺美院成为其中的代表之一。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主动承担非遗传承保护重任,构建了“人才培养、技艺传承、文化研究、创新研发、传播推广”五位一体的非遗传承创新模式,具有很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教学基础。
学校作为2016年湖南省唯一入选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首批参与高校、2017年度“研培计划”首批参与高校,积极组织实施“研培计划”,将实施“研培计划”与促进专业建设、提高在校师生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结合起来,成体系传承发展民族工艺和优秀文化,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着力打造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品牌,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
重视人才培养,培训非遗传承人群272人
学校对“研培计划”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长余克泉教授担任组长“研培计划”工作小组,就“研培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学校构建了学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共同参与培训活动的工作体系,统筹对招生宣传、前期准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后勤保障各工作环节进行组织和安排,培训中为每个班级配备1名教学班主任和1名生活班主任,从教学安排、生活食宿等各方面为学员提供全程保障和服务。2016年至今,学校已举办五期非遗普及培训班,涵盖湘绣、侗锦、瑶锦、剪纸、醴陵釉下五彩瓷、雕刻、传统雕刻等领域。共培训非遗传承人群272人。
着力技艺传承,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为较好的实现培训目的,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上进行了反复的斟酌考量。根据文化部对非遗传承人群普及培训提出的“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总体要求,课程设置着力技艺传承,并结合学校相关专业优势,充分考虑学员理论水平和技艺水平现状,经过广泛借鉴、深度研讨,科学制订培训课程,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高校专家教授来校做工艺美术及传统文化类讲座。如拓展课程中,剪纸班安排设计速写、色彩和图案等课程,陶瓷(醴陵釉下五彩瓷)班重点讲述国画、白描等内容,雕刻班强调白描和素描。课程内容丰富,突出了强化学员艺术理论基础,拓展学员艺术视野以及增强学员学养的要求。实践课程,学校邀请业内技术精湛的技艺大师,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现场示范,全程指导学员的创作过程,切实提高学员的技艺水平。
重视文化研究,推动非遗创新研发
培训过程中,学校高度注重培训过程中文化研究氛围的营造,通过建立班委会、学员分组竞赛、组织笔会等各种形式,在班级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研究氛围,工匠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陶瓷班的学员们下课经常自发组织绘画交流;雕刻班的学员们克服寒冷的天气在教室外面以及晚上加班创作;剪纸班的学员经常凌晨还在组织研讨。“研培计划”开展以来,学校已成功举办了剪纸衍生产品的创新研发。有服装、床上用品、围巾、餐具四类产品投入生产并走入市场,该项衍生品的创新研发有效地宣传、推广、传承了梅山剪纸文化。
加强传播推广,多种形式拓展成果
学校将实施“研培计划”与促进专业建设、提高在校师生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结合起来,为学校人才培养及科研工作提供帮助。“研培计划”让学校师生对非遗有了更深的认识,对非遗传承人有了更多了解。同时,学校将结业成果展示活动作为传播非遗保护理念和成果的重要途径,每次培训班结业成果展都从展览题材、场地选择、布置和相关宣传工作等方面下足功夫,截至目前,已举办4期结业成果展,吸引了众多师生和相关从业人群观摩学习。学校还以实施“研培计划”为契机,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管理工作,通过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管理中心与学校相关开设有非遗专业的系部、学院进行紧密联系,不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管理等方面工作,以此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扎实跟踪服务,确保研培成果落实
为确保“研培计划”成果落到实处并得以拓展,切实帮助传承人群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及设计理念运用到实践中,按照“研培计划”的要求,学校在学员结业后,扎实开展跟踪服务工作。每期培训结束后,都通过建立了师生及学员微信群、QQ群,密切关注学员结业后的传承实践,及时提供帮助。同时,学校严格按照文化部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安排项目组人员到学员来源地和非遗项目所在地,考察非遗项目及当地文化,走访传统工艺企业和作坊,访谈参训学员和其他传承人群,评估教学效果,了解把握相关非遗项目的特征、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探索与项目传承地互利合作机制,为传承人群提供长期学术支持,不断加强校地合作。
研培计划”让更多的人在技艺传承道路上,继续弘扬工匠精神,执着坚守,潜心前行,成为一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学校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专业建设的高度,积极组织实施“研培计划”,并逐步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健全工作机制,打造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品牌。
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详细]
为弘扬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广大学生校园生活,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剧团戏曲非遗资源优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凿石小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戏曲文化,感受传...[详细]
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月9日,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演出活动在茶陵县居然...[详细]
6月25日上午,由渌口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区文化馆、图书馆承办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活动在渌口镇漉浦广场举行。[详细]
【活动回顾】线下展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6月18日,图书馆举行“年华易老,技·艺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下展映。[详细]
5月26日,炎帝陵景区“日中为市”景点装扮一新,热闹非凡,众多客家小吃师傅现场制作艾叶米果、姜糖丝、酿豆腐等美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