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3 000年的历史。在古代,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千百年来,随着时代的演变,制鼓技艺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鼓类乐器的品种繁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谭建强,男,1974年10月出生于堂市乡板塘村,家中排行老四,初中毕业,17岁开始跟随父亲谭梅初学习制鼓,是株洲县堂市制鼓的掌门人。他家三代制鼓,前后约有100年制鼓经历。爷爷谭春河从小跟其师父学制鼓,学到了一手制鼓的好手艺,出师后回到老家独立制鼓,形成了家庭制鼓作坊,传艺于谭建强父亲谭梅初。谭建强四个兄弟,都曾随父亲谭梅初上门给人制鼓,由于上门制鼓要携带很多工具和牛皮等,当时交通又很不方便,制鼓艺人很辛苦,收入也很低,谭建强有三个兄弟最后都改行,只有谭建强能吃苦耐劳,虚心好学,坚持学习制鼓手艺。
谭建强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制鼓业最不景气的时候开始学习制鼓的,他接手的谭家制鼓作坊一年只做几十面鼓,但他经常向同行虚心请教,肯动脑子,不断改进工艺,改造工具,改善外观,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制鼓才渐渐得到发展,有了名气,上门订鼓的客户越来越多,一改过去上门制鼓为客户登门订鼓的局面,客户们称他的鼓为“株洲鼓”。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化生活日趋活跃,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声名渐起的谭家大鼓,一年制作一千面鼓也供不应求,年销售额达1 0万余元,产品远销广东、广西、湖北以及本省的各地州市。
谭建强制鼓代表产品主要有威风鼓、中鼓、小鼓。威风鼓直径一米以上,两张牛皮才能蒙一面鼓,主要用于大型庆祝活动和大型表演用;中鼓直径一尺以上,一米以下,主要是用于耍龙灯、舞狮、划龙舟以及小型文艺节目表演用;小鼓直径一尺以下,主要用于戏曲乐队演出、农村婚庆、丧葬用。特殊型号的鼓也可根据客户的需要订制。
谭建强制作鼓有其独特的技艺,一是他做出了父辈们难以企望的直径二米四的“威风大鼓”,竟无一颗铁钉、铜钉,全是竹钉制作,不仅保持了南方大鼓的清润特色,而且他的“威风大鼓”深沉有力、声震四方。中鼓又叫“堂鼓”,清越铿锵、催人奋进;“小鼓”清新悦耳,喜庆欢畅。二是制鼓所选用的材料是本色牛皮,不用化学加工和处理,凉干后即可使用,制作出的鼓使用寿命长,不容易腐烂,音质好。
谭建强制鼓工艺流程主要是:选材---制桶---削模---蒙皮子---钉竹钉---抛光---上漆---上环抱。所说选材,主要是指蒙鼓面用的皮材和制鼓身用的木材。皮材选用老牛皮,而且越老越好,起码要有3年以上的牛皮才能制鼓面,制成的鼓面音色好,经久耐用,牛皮太嫩,容易开裂、崩烂。要使鼓经久耐用,美观大方,一般要选用杉木、樟木、松树木,这些木材的优点是不变形、不翘不裂,便于钉竹钉。在上述制鼓工艺流程里,除了选材很重要,削模要保证鼓身圆滑,蒙皮子是制鼓工艺中最关键的一步。第一次蒙好皮子后,必须柔松,柔松以后又必须将皮子蒙紧,反复数次后,再敲打皮面,直到音色清亮为好。
在2007年3月至8月,谭建强参加了株洲县优秀民间艺人评选活动,夺得7民间工艺美术类(制鼓)一等奖,他被株洲县人民政府授予了“优秀民间艺人”的光荣称号。2007年株洲县人民政府安排有关部门对堂市谭建强制鼓进行了收集、整理,确定为民间手工技艺类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并申报为株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详细]
为弘扬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广大学生校园生活,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剧团戏曲非遗资源优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凿石小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戏曲文化,感受传...[详细]
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月9日,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演出活动在茶陵县居然...[详细]
6月25日上午,由渌口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区文化馆、图书馆承办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活动在渌口镇漉浦广场举行。[详细]
【活动回顾】线下展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6月18日,图书馆举行“年华易老,技·艺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下展映。[详细]
5月26日,炎帝陵景区“日中为市”景点装扮一新,热闹非凡,众多客家小吃师傅现场制作艾叶米果、姜糖丝、酿豆腐等美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