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陈利在进行汾水工艺
如果不是因为病痛折磨匆忙辞世,如今摆放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扬龙家中的釉下五彩“牡丹”挂盘,应该早已完工了。
作品名为《回眸一笑》。一生擅画牡丹的他,试图在这件作品中展现出牡丹仪态万方、欲说还休的娇俏之美,以及“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王者之气,可无论怎么画,他总是不满意,直至入院还在念叨:“它为什么不笑呢?”
遗憾的是,这件未完工的釉下五彩挂盘,成了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绝笔之作。牡丹最终没有“回眸一笑”。
斯人已去,绝响难续。但令人欣慰的是,他倾注毕生的“薄施淡染”创新技法和釉下五彩技艺有了传承之人——长女陈利。
家族传承不多见了。正因为,父辈深知守艺过程久长而苦涩,许多民间手工艺追不上现代化潮流,当其他年轻人都在追逐更实际的发展,让自己的下一代守护并延续着这项寂寞的技艺,更需要勇气。
承教于父亲30余载,今年48岁的陈利作为传承人而言,很年轻,但传承的路,还很长。
他们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人走技失”,不该是非遗的宿命。
“兴”与“新”
1941年,醴陵老县城渌水北岸的姜湾,曾是醴陵瓷器出口最大的集散码头,也是瓷业最集中的地方。民国国务总理熊希龄开办的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制造公司,就设在姜湾,并在那里创制出了名扬天下的釉下五彩瓷。
陈扬龙生于斯,长于斯。当时家里有一个小作坊叫“陈记华盛瓷厂”,陈老的父亲烧得一手好窑,是县里有名的“窑郎中”。耳濡目染下,陈扬龙初步掌握了装窑、烧窑等陶瓷制作技术。
此后,战乱频仍,醴陵釉下彩瓷工艺濒临灭绝。直至新中国成立,在毛泽东主席亲自过问下,1955年,醴陵成立了湖南陶瓷研究所,并从乡下请出唯一健在的釉下彩老艺人吴寿祺,传授技艺。
吴寿祺出山后,一面培养釉下彩绘人员,一面改革传统工艺,将“三烧制”改为两次烧成,釉下五彩工艺得以“复活”。
陈扬龙是吴寿祺的第一批学生。而陈老的陶瓷艺术人生,也从此开始。从1956年到1999年的43年间,陈扬龙一直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里专门研究工艺。
1957年,他研发出了“以印代画”和“以喷代画”的新技术,生产效率提高百倍,被授予“革新能手”称号。
1973年,他承担了轻工部下达的“釉下色标”的课题研究,历经5年,分析出了釉下显色的多变性,为釉下五彩理论奠定了基础。
在此期间,他还参与了制作国家三馆用瓷和毛主席生活用瓷工作,承担了人民大会堂“荷纹餐具”、国务院“牡丹文具”的设计。
“其实,就算没有后来独创的‘薄施淡染’技艺,作为吴寿祺的嫡传弟子,父亲只要将既有的釉下五彩技艺安稳地传承下去,同样可以名利簇拥。”女儿陈利回忆。
国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田申曾评价:“醴陵釉下五彩工艺将陶瓷釉下装饰工艺发展到最高阶段。这其中,‘薄施淡染’居功至伟。”这套技艺,正是陈老独创,被誉为“禅在花草中”。
陈扬龙指导大女儿陈利的珍贵合照。
“浓妆艳抹”,不如“薄施淡染”
创新的过程是艰难且孤独的。
1999年前后,国企改制,很多国营瓷厂过于片面地以市场为导向,追求重彩风格做大做多,自然在工艺上的考究便不那么认真了,醴陵瓷艺跌入低谷。
好在,还有陈扬龙这样的守艺人。
“要以陶瓷语言来表达陶瓷文化,一件好的陶瓷艺术作品,应该要达到材质美、器形美、制作美、装饰美才能算完美,缺一不可。”陈老曾说。
如何让瓷与画融为一体,将此优势发挥到极致呢?
于是,他大胆借鉴国画中“三矾九染”的绘画技法,颇类似于中国传统工笔画的“没骨画”法,通过层层渲染达到色彩丰富效果。
其实,宣纸吸水特点和泥坯吸水是一样的原理,但泥坯的吸水性更强。大胆尝试将色料层层分染,但烧制结果不尽人意,后来又在颜料中加入茶水成分,增加粘性,浓淡反复操作五六次,釉下色料带入了更深层的泥坯中,渐渐地,烧出来的花卉层次越来分明,画面自然生动,清雅淡逸,给人以玉的感觉,雅的感受。
这便是“薄施淡染”技艺,产量自然少而精,在当时很多同行看来,有些格格不入,未能“登大雅之堂”,“可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父亲都始终坚持完善技艺。他总是说,做事如果只向钱看,艺术就完了。”女儿陈利回忆。
“他的一生,贯注了对陶瓷艺术各环节的完美追求。”陈利记得,父亲一辈子重写生与创作,身上常备纸笔,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写生的机会,带着自己和学生去到田野山头向大自然学习,年逾花甲的他曾“三上菏泽”画牡丹,留下百余张的写生稿。
“现在,出现了很多‘以瓷代纸’的现象,一个瓷盘就是一张复制的国画,但父亲的题材都是写生来的。”《牡丹瓶》、《茶花瓶》《牡丹瓶》、《芙蓉瓶》、《凉瓜瓶》……陈扬龙这些作品,相继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2006年,他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文化人物。
“薄施淡染”将釉下五彩瓷推上了一个高峰。
各大厂家都争相模仿,而陈扬龙则有求必教,毫无保留,使“薄施淡染”在醴陵得到广泛的推广。
历久弥新,依旧是这座山,这方土,但醴陵这座国瓷之城,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2012年 ,他获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与“京剧大师”梅葆玖一同上台领奖。
传承人陈利在设计新的画面
技艺做到极致,便是不可复制的艺术品
手艺需要薪火相传。
陈老23岁就开始带徒弟,几十年先后有6批学徒共数百人,黄小玲等门生已成为国家级大师,受到指点的更是不计其数。
但要深得“薄施淡染”创新技法和釉下五彩技艺的精髓,不可速成,甚至几十年不断淬炼才能习得。
创手艺难,守艺更需要勇气。陈扬龙的多个子女都去上大学,学习更实际的技艺去了,唯有女儿陈艺因为热爱,从18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艺,开始了漫漫传承之路。
釉下五彩的核心是分水,即在经过素烧之后的泥胎上先勾好轮廓(简称勾线),再填上调好的颜料。因为素胎经过800度烧制之后,具有较强的吸水性,颜料就会吸在瓷胎上, 吸水时间短一点,颜色表现就会淡一点,吸水时间长一点,颜色表现就深一点。
而“薄施淡染”对分水技法的要求更高。仅以一瓣花瓣的浓淡渐变为例,传统的平填,则是一笔填满即可。而“薄施淡染”则需根据预设的颜色进行三至四次的分水,颜色的深浅控制,下笔的力度控制,如果掌握不娴熟,这个地方就会有一个不起眼的晕或渍,加上醴陵釉下五彩瓷坯以薄、透著称,且是烧制温度最高的种类——--需经历1380度的高温,体越轻薄就越容易变形。那么采用“薄施淡染”技法绘制作品周期很长,加上成型、烧成的影响,要出一件好作品是极其不易的。
“3个中能取1个,都算是高产了。”陈利说,这个过程很寂寞,一项技艺,自己一钻就是30年,相同的画面不同的绘制者完全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正因如此再创造是不可复制的,这种彩绘艺术品同样是不容易复制的。
正因如此,在30年与父亲学艺的过程中,陈利都没有自己的代表作,甚至没有参与任何评比,非她学艺不精,而是父亲要求她“将技艺先做到极致,不是简单一味的追求名家之作。做好了,自然会有人欣赏。”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2013年6月22日,在确诊为肺癌晚期的3个月后,陈扬龙匆忙辞世,永远地离开了他挚爱一生的釉下五彩。
“每次一到工作室,就会想起父亲,如果不是因为这么劳心劳力,父亲也许不会这么快离世。”语气中,陈利有一丝惋惜,也有一丝丝不甘。在父亲去世后的一年里,陈利连艺术室的门都不想进。
“全心全力帮助下一代,做好传承,我认为这是最伟大的事业。这样的一生才没有白来,才过得有意义、有价值。”在病床上,陈老留下了这样的话。
30年与陶瓷为伴,难以割舍;父亲的嘱托,言犹在耳。
传承,是父亲艺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也是纪念。
2014年,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陈利首次以自己名义参评的作品《碧玲珑》,获得银奖。
本月底,美国罗利艺术节,陈利以醴陵釉下五彩瓷的非遗传承者身份参加,她将带着自己与父亲的“薄施淡染”釉下五彩瓷亮相,第一次独立踏出国门,她想让世界看到父亲的作品,更想让世界看到中华的文化瑰宝。
“说实在话,有时候我碰到创作瓶颈时,多想父亲在身边可以指点。现在父亲不在了,这门技艺就得靠我自己独立传承下去。”
陈利现在也是20多个学生的老师,下一次传承接力,就得靠他们了。
近日,茶陵县人民政府确定了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包括《谭氏中医正骨》《烧塔》《传统理发》《客家吴家拳术》《谭氏木作木雕》共计五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谭跃...[详细]
为弘扬地方传统戏曲文化,丰富广大学生校园生活,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剧团戏曲非遗资源优势,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凿石小学,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戏曲文化,感受传...[详细]
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9月9日,茶陵县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演出活动在茶陵县居然...[详细]
6月25日上午,由渌口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区文化馆、图书馆承办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活动在渌口镇漉浦广场举行。[详细]
【活动回顾】线下展映//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6月18日,图书馆举行“年华易老,技·艺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下展映。[详细]
在醴陵市东富镇枧头洲村老街一栋民房里,总有乐器合奏之声,丝竹管弦,余音绕梁……房子主人是77岁的李舒尤,他免费为留守儿童教学民族乐器已经7年,用爱心点亮了乡村孩子的音乐梦...[详细]